巨头重金加码,行业格局已定
据于斌观察,对于生鲜电商平台来说,利润薄、物流贵、客群窄依然是行业内短期难以克服的痛点。
尽管一场疫情,让都市年轻人,甚至内线城市的中老年人都习惯了手机买菜,看似为生鲜O2O的发展带来契机。但是在各大巨头纷争天下的生鲜领域,似乎行业格局已定。
在巨头重金加码的大环境下,生鲜行业的头部效应日趋明显,中小玩家的机会也越来越小。
于斌通过网络了解到,盒马鲜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侯毅曾分析,和2020年1月份相比,4月份盒马平台的订单量尽管比疫情期间略有回落,但也提升了50%。
而向来以高效的物流著称的京东,也不甘人后,在春节期间就高调放出信号:京东的快递小哥照样不放假,不过年。除了忙着送快递包裹,就是把京东生鲜的产品送到家家户户。
例如,2月10日,京东率先开启“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整合全集团采销、物流、金融、营销等优质资源,全面帮扶滞销农产品上行。并上线“京心助农”专题页面,在京东APP首页进行重点推广。期间,京东生鲜累计解决了超27万吨生鲜产品销路难问题。
在解决需求端急剧增加的需求的同时,还能做公益,为农产品开拓销路。京东生鲜似乎借助疫情,发起了对阿里盒马鲜生的挑战。
只是盒马鲜生更注重的是线下体验,而京东生鲜靠的却是一手的生鲜货源,以及响应快速、无孔不入的超强供应链。正因为两大巨头的进入,让生鲜这个白热化的市场更是好戏连台。
于斌注意到,生鲜电商的玩法多样,与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基因有很大关系。而且,因为其市场巨大,潜力无穷,所以只要与生鲜能沾边的互联网企业,都在逐渐向O2O模式靠拢。进入的巨头也不乏美团、本来生活等互联网巨头,甚至像苏宁这样的电器类电商平台也不惜重金参与。
尽管生鲜电商玩家众多,但是由于该行业进入门槛高,并不是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因此,在生鲜领域,依然是各家平台共同瓜分市场的格局,而其呈现出的,也是强者越强,头部效应愈加明显的趋势。
文章来源:soo56,由色色的软件入口编辑。
咨询热线
1750512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