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尹丽梅/童海华/北京报道
二季度电池供应面临瓶颈
动力电池之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发动机之于燃油车。动力电池一直被业内喻为电动车的“心脏”,占据电动汽车成本的40%,其重要性
眼下,对于整车企业而言,动力电池供应短缺问题对其带来的困扰已经超过“缺芯”危机。有受访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动力电池处于供应紧张状态,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当前主机厂推进电动化战略目标的最大掣肘之一。
实际上,受全球电动化进程加速推进等因素影响,主机厂动力电池供应短缺危机早已显出端倪。而在这之中,国际主机厂商首当其冲。
今年1月底,在特斯拉(NASDAQ:TSLA)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表示,旗下首款纯电动卡车Semi将于年内交付,但限制其生产能力的唯一因素即是电池供应。据了解,特斯拉计划为Semi纯电动卡车搭载4680电池组,但目前电池的供应和生产进度远不能支撑其生产所需。与此同时,马斯克表示,即使其电池供应商以最大速度发展,预计在2022年及以后电池供应仍面临严重短缺。
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也受到电池短缺困扰。3月初,外媒消息称,通用汽车公司正寻求与韩国合资伙伴LG化学在美国建设第二家电池工厂,以提高其电动汽车的产量。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表示,电池短缺是通用投资电池制造的原因之一。
电池短缺问题也蔓延至中国汽车制造商。今年3月,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方面也曾对外公开表示其对电池短缺问题的担忧。
“二季度电池供应会是最大的瓶颈,特别是100度电池的供应比希望得到的要少。”彼时,李斌表示,“预计电池生产差不多7月份能够达到要求,所以二季度整体上电池和芯片都局限了色色的软件入口每个月交付的数量,大体上只能在7500台左右。”
而为了顺利获取动力电池订单,小鹏汽车何小鹏选择前往宁德时代驻守一周“蹲点”。
国内受“电池荒”困扰的企业并不止上文提及的几家。多位业内受访人士告诉记者,国内汽车产业界已普遍存在动力电池短缺现象,而这一短缺现象预计最早将在明年初有所缓解。
记者注意到,在“电池荒”现象背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动力电池制造商产能已接近满负荷运转。
5月19日,锂电池制造商江苏蔚蓝锂芯股份有限公司(002245.SZ)在与投资者互动交流时表示,目前,公司锂电池产能紧缺,锂电池产能瓶颈将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存在。“公司锂电池现有年产能近4亿颗,产线处于满产状态。公司目前最为紧要的事项就是在建产能的建设。”
“公司现有场地及产线已满负荷运转,但近一年仍供不应求。”5月24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SZ)也在公告中披露了公司产能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产能不足亦出现在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身上。5月25日晚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投资者调研纪要,提及当前宁德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国际格局变化、供应链资源紧缺及本地化供应不足的背景下做好业务。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由色色的软件入口编辑。
咨询热线
1750512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