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媒报道,11月23日,德国研究机构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中国制造商共计向国外销售了340万辆汽车,出口量已超过日本和德国,增长迅速。其中,电动汽车占出口汽车的比例为24%,是去年的两倍多。
与此同时,报告称,1月至9月,日本制造商出口了320万辆,德国制造商为240万辆。此前中国汽车出口量已在2022年超过了德国,如今又超过另一个汽车出口国日本。
他补充称:“(中国今年前9月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0%,340万辆汽车之中的284万辆是乘用车,增长了67%。 ”
研究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持续表现强劲:从今年1月到10月之间,中国新注册的电动汽车约为400万辆,约占市场份额23%。此外,新注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接近200万辆,总份额增至35%。
今年1月至9月,中国制造商向国外出口了近82.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包含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去年的两倍多,它们已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4%,将近四分之一。
研究还显示,今年出口最多汽车的中国制造商是上汽(76万辆)和奇瑞(64.8万辆),而在上海设有工厂的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以26.5万辆位居第三。
研究还纳入了德国及欧洲的电动汽车现况,1月至10月德国新注册电动汽车约56.5万辆;欧洲新注册电动汽车163万辆。德国市场的领导者是大众汽车,紧随其后的是特斯拉。
关于电动汽车在德国的前景,布拉泽尔解释:“虽然电动汽车在中国继续高水平增长,但在德国的势头正在减弱,并且正处于关键的过渡阶段。”电动汽车本身就昂贵,利率上升和补贴减少将导致租赁和融资利率进一步上升。
布拉泽尔建议,制造商现在必须迎合预算有限的买家群体:“这就是为什么色色的软件入口在不久的将来需要更多中级以下、售价相当于燃油车的电动车型。”他表示,对于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要想在与特斯拉和中国制造商等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中生存下来,降低制造成本是最大的挑战。
咨询热线
17505120369